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榆林市荣获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城市称号

来源 :榆林扶贫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8-12-18 13:36 打印

 12月16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社协办、中国发展门户网等单位承办的全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榆林市作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城市之一,受邀出席会议并参加交流。


1


 据悉,在由中国网、中国城市报举办的“全国精准扶贫精准脱典范案例征集暨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城市”申报活动中,榆林市积极组织参加,所申报案例——《聚焦聚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网络公示、专家建言、大众关注、舆情分析、比对分析等环节,成功入编《脱贫攻坚成果案例2018》,榆林市荣获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城市称号。

 2017年以来,榆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以脱贫攻坚彻底改变干部作风”的总要求,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突出践行“六个坚持”,走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榆林之路。2017年脱贫1.84万户、6.11万人,退出贫困村162个,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73%,横山、定边脱贫摘帽;2018年脱贫11.69万人,退出贫困村432个,绥德、米脂、吴堡三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市剩余贫困村134个,在册贫困人口5.1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4%。


2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形成了尽锐出战、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对12个县市区实行“4233”分类指导,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将市级下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全部调整为处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档案资料删繁就简、数据信息质量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定边、横山摘帽经验被全省学习。

 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形成了行业扶贫的三大特色做法。产业扶贫,覆盖贫困户9.12万户24万人,新建“三变”改革示范村213个,成立各类合作社1万多个,山地苹果产业年产值近30亿,光伏扶贫电站即将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村全覆盖。就业扶贫,实现转移就业1.06万人。健康扶贫,“一站式”即时结算窗口、流动医疗服务车等举措受到国家卫健委高度肯定。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出了解决突出难点的新路径。强化带贫益贫机制,在666个贫困村建立集体经济合作组织,2.79万户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实行光伏产业收益倾斜扶持办法,贫困户每人每年可增收1000元;创新产业搭载办法,无劳动力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种养等模式,实现分红增收。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稳定脱贫的基础不断夯实。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99%的贫困村有了村集体经济。“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得到积极推广。持续推进“扶志六法”,全面推广以“贫困户培训全覆盖、树立反面典型、生产奖补、劳务补助、退出奖励、孝老敬老”为榆林特色的六大举措。

 五是坚持政策不变,在资金保障上形成了全省领先的投入力度。市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达到7.2亿元,全省第一。涉农资金已整合26.84亿元,实现应整尽整。

 六是坚持大扶贫格局,走出了社会扶贫的榆林之路。扬榆扶贫协作落实项目50个,国企合力团设立5亿元产业扶贫基金,683家民营企业、676家社会组织共实施帮扶项目1396个。中国社会扶贫网注册量和需求发布、对接量均为全省第一,全省“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榆林市召开。创新推出“榆林爱心GO”网络认购平台,形成“互联网+”消费扶贫的榆林模式。全国扶贫论坛邀请榆林市作了“互联网+”社会扶贫经验交流。近期,又被省扶贫办通报表扬,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