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数智化助力“阳光采购”提质增效
来源 :榆林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07-11 09:39
打印
近年来,榆阳区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改革,在全省首创框架协议采购与远程异地评标融合模式,为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提供了新的样本。
强化数字建设
打造阳光透明采购
榆阳区积极探索改进政府采购新方式,在集采领域开展电子化交易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全流程、全项目电子化交易,开启政府采购的数字迭代。
采购过程中,线上获取文件、投标“不见面、零跑腿”,大幅降低市场主体成本;采购全流程线上操作、数据实时流转、档案电子化管理,显著提升了采购效率。同时,借助大数据监控、全流程视频留痕,实现采购人、供应商、评审专家“地域隔离”,有效防范了围标串标、信息泄露等风险,交易过程全程可溯、透明公开,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自交易改革以来,累计完成交易项目175个,成交额达2.7亿元,节约财政资金558万元,仅纸质标书制作就为供应商节省成本95万元以上。
落实惠企政策
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榆阳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通过采取提高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免收保证金、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等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2025年,榆阳区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预留份额比例达到65%;在政府采购中全面取消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评审环节小微企业价格扣除优惠顶格20%执行;提高预付款支付比例,中小企业合同预付款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40%;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禁止以审计结果强制结算。同时,积极推广“政采贷”政策,为中小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据统计,累计为72户中标企业投放资金3860万元,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探索评审新模式
注入营商环境新动能
榆阳区积极探索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分别与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汉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合作,成功开展两起远程异地评审项目,既缩短了项目周期,又提高了政府采购效率,为采购单位和供应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同时,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专家资源、信息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有效避免了利益关联和人为干扰,提升了评审质量,促进了区域间公共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助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
记者 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