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为什么要深化“放管服”改革
来源 :榆林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8-03-02 11:30
打印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多次作出重要部署。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总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过去几年,国务院组织开展了三次专项督查,推进力度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连续四年制定出台推进改革文件;今年更是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启动实施“十大行动”。总的来讲,“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是一场刀口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就是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还群众便利,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榆林实现“三大目标”、落实“两个更大”要求的现实需要。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说到底就是“环境经济”。当前,大到国与国、小到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系统部署了实现“三大目标”、落实“两个更大”要求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些目标、完成这些使命,横梗在我们面前最大的一座山就是营商环境差。因此,不从根本上改善我市营商环境,不下决心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追赶超越、实现“三大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牢记并践行“四个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真刀真枪推进改革”要求,提高认识、统一步调、众志成城,不管改革的历程有多艰辛,无论改革的任务有多艰巨,始终以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为榆林转型发展、追赶超越厚植竞争新优势。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执政为民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新要求。近年来,我们一以贯之、与时俱进地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在简政放权和方便群众办事上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群众反映“办事慢、办事繁、办事难”问题仍然突出,一些单位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还是难办,到处都是“软钉子”;有的单位对企业的合理请求事项不支持、不配合、不协助,故意“踢皮球”;有的对企业和客商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抱着与己无关的思想,正事歪着办,急事拖着办,难事卡着办。“放管服”改革就是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在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突破,通过对行政权力运行方式的变革和信息化技术的深化运用,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搭建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平台,以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以优化服务,开便利之门,用群众感受的“小变化”造就政府运行的“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