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落地生根,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精诚共治的协税护税大格局,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8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榆林市税务局组织召开了“深化‘税银互动’合作深度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税银企三方座谈会。市税务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榆林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榆林监管分局以及榆林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相关领导和全市14家金融机构相关领导及30余名涉税中介机构、纳税人缴费人代表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市税务局、市金融局分别对近年来部门协作开展“税银互动”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作了专题发言,并对下一阶段“深化‘税银互动’合作深度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继续秉承“税银携手、信息共享、促进诚信、服务发展”的理念,推进税银合作综合便民服务点建设,加快配置综合服务终端,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税务、银行一体化自助体验,实现多项税费和金融业务一机办结,夯实“十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成果,打通服务纳税人缴费人“最后一公里”,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税银、银企、税企关系。二是在防范风险、信息传递等方面积累经验,进一步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通过探索建立专线、搭建系统平台等方式实现数据直连,将税银信息互动由“线下”搬到“线上”,构建税银沟通新渠道,持续优化企业服务措施,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分别从目前“税银互动”工作推进情况、贷款产品、线上线下渠道、授信额度及利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针对税银合作瓶颈、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发展面临的难题发表了各自见解。
A级纳税人陕西锦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女士表示,在得知企业受疫情影响项目回款不及时,工人工资无法支付时,税务部门主动牵线搭桥,联系农业银行帮助企业免抵押、免担保、借助纳税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了10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让企业真切地感受到优良纳税信用为企业带来的“真金白银”。
座谈会现场通过发放意见建议征询表的方式收集到纳税人缴费人代表对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小微企业融资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2条,并及时作出了答复。
会议指出,“税银互动”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助力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是纳税信用评价成果应用的有益探索。以“信”换“贷”模式既增加了纳税信用的“含金量”,拓展了纳税信用增值服务,又让诚信经营的纳税人得到融资扶持,彰显了诚信纳税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有利于营造依法纳税、诚信经营的社会氛围,助推诚信榆林建设。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税银合作的银行累计为2233户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3.99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切实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激发了市场活力。
会议强调,要加强沟通,建设税收共治格局,搭建税银合作平台,着力推进内外部涉税数据汇聚联通,线上线下有机贯通;要多措并举,构建“税银互动”新机制,坚持税务、金融机构的税银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按期举办“税银互动”产品推广活动,加快实现税银信息无缝共享,创新合作方式,拓展税银合作内容;要合作创新,拓展“税银互动”新高地,研究探索搭建“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税务”信息交换机制,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优化完善信贷审批流程,健全完善信贷产品风险管理机制;要广泛宣传,打造“税银互动”新动能,充分依托办税服务厅、银行网点、服务热线、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和方式,对“税银互动”活动和相关金融产品进行全方位宣传,持续推进以“税银e站”为基点的多领域纳税服务合作方式,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点,强化在自助服务、委托服务和服务体验方面的税银合作。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是榆林市税务局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中加强部门协作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标志着榆林税务在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加强情报交换、信息通报和执法联动,积极推进跨部门协同监管和社会协同建设中迈出了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