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营商案例】连续3年走在营商优化前沿 榆林这样打造数字化政府

来源 :中科营商环境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12-31 14:24 打印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榆林市在“互联网+政务服务”、“诚信榆林”建设、数字化营商环境建设等领域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应用。为不断提升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的效能和客观性,建设了覆盖市县两级的“营商环境监测信息平台”,综合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开展营商环境大数据建设改革创新,通过部门业务数据的归集,企业投诉举报信息分析,企业满意度调查等,动态监测本区域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成效,实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全流程的常态化数据采集、常态化监督管理、常态化监测考核,为打通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提供决策依据,为更好完善对市场主体的全方位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主要做法

“数字营商”提升企业感知。

通过“营商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实现营商环境监测、工作任务调度、投诉举报处理、惠企政策发布、企业问卷调查、先进地区对标等六大基础功能,聚焦城市投资吸引力、城市监管与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三个维度,运用进行数据颗粒化管理及多元化数据采集技术,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数字化建设。

一是指标实时在线监测,支持多套指标设计及扩展,全方位收集营商环境评价各项指标数据,对标世界银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关前沿数据,进行营商环境指数自动化测算和可视化分析,动态监测区域营商环境总体概况。

二是满意度实时监控,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灵活进行企业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布,实时关注市场主体获得感。探索实行“信用激励”制度,对积极参与调研的企业进行一定的“信用榆林”加分,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三是评价结果可视化,基于可视化分析功能,实现大屏直观的自动展示,以市县两个不同维度的视角,可完成多维度、全方位的数据展示,直观体现营商环境实时现状。四是企业问题接诉即办,企业营商环境诉求可通过平台实时提交,并配套建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办法,积极搭建政企沟通的“绿色通道”,推动企业享受“接诉即办”的高效服务,不断提升企业感知,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互联网+政务”应用提速增效。

聚焦审批难、审批慢的问题,全面打造“榆快办”政务服务品牌,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和信易批、承诺办理等新模式,政务服务“五减”(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人员、减跑动次数)平均超过50%。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池正在汇聚,完成市级40个部门共计约2400条政务信息资源编目、接入工作。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网(榆林)、微信公众号及“榆快办”政务APP同步提供网上办事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全网通行”。着力打造榆林政务服务旗舰店,实现与黄河流域五省十市及扬州、长治等十六地“跨省通办”,300项事项实现“全省通办”,不动产、公积金等28项高频事项实现“全市通办”,372项纳税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不断推进“互联网+”创新服务,全省首家实现“不动产登记+税务”数据全面互通,首家试点开展政税数据互通,建成经济税源大数据应用平台,“靖快办”“绥时办”“米直办”“佳快办”等县域特色政务服务品牌正加快创建。

“信易+”应用提标扩面。

全面建立以“信用榆林”APP为平台、以“桃花分”为核心的守信激励服务体系,上线“信易行”“信易停”“信用阅”“信易影”等30余款“信易+”高频应用,惠及30万群众,“1分钱坐公交”“信用停车”等深受市民好评。在财政奖补、行政审批、提拔任用、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全面建立“逢办必查”的信用信息核查机制,在线政务服务全面应用“联合奖惩”系统。对“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等严重失信主体开展提示约谈、警示约谈、行政性惩戒、行业性惩戒、市场性惩戒等多类型惩戒措施。建成“信用承诺一网通办”业务系统,信用信息归集突破3.6亿条、服务企业1.6万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环境正加快形成。

取得成效

榆林市依托“营商环境平台”开展营商环境现状监测、重点任务调度、企业满意度调查、投诉举报处理等事项,并建立了定期通报制度,每季度在市政府常务会议通报市县两级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持续激发和营造全市优化营商环境追赶超越的良好氛围。下一步,榆林市将通过“营商环境平台”加强对营商服务相关政务服务全过程数据的监控及分析,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平台与政务服务、信用信息等方面的数据互联互通,推动“数字营商”建设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