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榆林市两个县区成功创建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

来源 :榆林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5-09 09:05 打印

近年来,榆林市聚焦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创建,统筹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和“审批不见面 办事不求人”专项行动,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各县市区对表先进,积极总结改革经验,全力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最优营商环境。4月18日,在全省营商环境现场会上,榆阳区、府谷县两县区被授予“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称号。

榆阳区“四个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市场主体保护,维护企业群众权益。坚持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法律适用、法律责任一律平等、一视同仁,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对涉企纠纷案件实行谁接待、谁指导、谁审查、谁立案的首问负责制,聚焦15项“双进”重点质效指标顶格落实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2022年出动检查商标侵权违法1558人次,立案4起,罚没款3.96万元。

聚焦交易成本降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成立了“陕农担榆阳办事处”,有效破解榆阳区新型农业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2年共发放补贴655万元,担保费率未超过1.5%。推进政府采购透明度,提前30日进行意向公开,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取消收取投标保证金。实施“领头雁”引聘工程,引进集聚各类专家人才及团队34个(人),面向全国的“985”“211”知名院校引进医学博士、硕士及本科生22名。构建医保办理新体系,率先推开智慧养老。

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便企业群众获得电力,将“三零”服务的低压非居民全过程办电时间(含施工审批)和“三省”服务的高压用户全过程办电时间(含施工审批)分别压减至15、30个工作日,停电时间同比压缩8%以上。优化企业纳税服务,打造“智慧识别、智慧导税、智慧咨询、智慧办税、智慧监控”为一体的全新纳税服务体系,创造“十分钟绿色办税圈”品牌,在全国率先开发和推广使用“自助盖章机”。

聚焦监管模式创新,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建立信访维权、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线下“精准对接”与线上“云招聘”。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动态调整联合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通过清理、规范、帮扶“三个一批”,不断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府谷县“五个环境”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塑品牌、优服务,打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

以“府周(州)办”政务服务品牌为抓手,审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截至目前,共完成4批286项政务服务事项划转,“一枚印章管审批”办理事项65490件,300项事项实现全省通办,1412项事项实现全市通办。直接取消审批事项10项、审批备案7项、实行告知承诺14项、优化审批服务67项。推行“交地即交证”“验登合一”服务新模式,建立联审联批工作专班,对重点项目实行并联审批,率先在全市实行28类工程规划豁免制度。开办全省第一家县级建筑消防培训学校,建成全省首家燃气便民超市。

抓特色、推亮点,塑造“优良、卓越”创新环境

全国首条年产千吨级高品质镁示范线建成投产,陕西镁基新材料研究中心、中试基地落地挂牌,绿电制氢合成氨电池产业链重点项目落地府谷。搭建“府谷县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参与企业124家,提供1561个岗位,实现就业203人。出动农业技术人员500余人次,指导帮扶养殖企业210余家次。支持推荐认定省市县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获取认定奖补资金180万元。

重落实、挖内涵,营造“公开、透明”市场环境

强化“互联网+监管”水平,认领监管事项854项,编制录入检查实施清单605项,监管平台注册执法人员数695人,共有各类监管数据2607条。加大信用监管覆盖面,落实“信用承诺”改革,54家企业修复失信记录。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不断优化,充分利用信用联合惩戒系统,依法依规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开展失信联合惩戒。

善策划、出新意,创造“宽松、畅通”企业环境

积极开展“千人帮千企”活动,实现对145户重点“五上企业”联企帮扶;开展“听企声解企忧”大走访活动。建立营商环境投诉建议平台,集中开展企业问题线上梳理、调度、纾解、反馈、评价等工作。加大各类国家奖补支持政策的贯彻力度,成功推荐32户企业申请各项奖补资金1116万元。

减负担、强保障,构建“公正、惠企”法治环境

加大“互联网+审判”使用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丰富、便利的诉讼环境。全市唯一一家“环境资源保护法庭”揭牌成立。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站33个,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办理援助案件206件,挽回经济损失260余万元;办理各类公证案件487件,减免公证费用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