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榆林积极推进“一码管地”改革

来源 :榆林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4-07-29 09:24 打印

记者日前从市发改委获悉:近年来,榆林各级有关部门围绕破解建设工程领域数据信息条块化、衔接难、集成难、互通难、回溯难等突出问题,探索建立资源规划领域工程建设项目“一码关联、全程可溯”的数据关联互通、资料共用互认、业务协同互联管理体系,让每一宗土地、每一栋建筑都具有了“身份证号”。

实现代码统一编制。榆林在土地供应前统一设定宗地不动产单元、统一编制宗地层级不动产单元代码,并与用地审批等关联;在方案设计、建筑物抵押、预告登记阶段续编幢层、户层级单元代码,实现代码唯一性,真正做到一地一码、一幢一码、一房一码,有效明确宗地、幢、户关联对应关系。

全面推进多测合一。相关部门将原来的十余项测量事项精简到当前的3次外出测量,在土地供应前和竣工阶段统一开展地籍调查,确保不动产单元数据一致,并将相关成果应用于从预审选址到产权登记等全流程各环节。同时,工程项目审批各环节可凭“不动产单元代码”获取项目前期地籍调查成果,切实降低了项目行政管理和企业群众办事成本。

一码关联即时调用。依托榆林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资源规划业务平台、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的实时互通,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在从预审选址到产权登记的各个环节中,均可凭“不动产单元代码”实时调取使用相应宗地、幢、户的地籍调查数据用于业务办理,实现“一处归集、一码关联、即时调用”,真正以数据集成代替群众跑腿,进一步提升办事企业、群众的获得感。

一码串联各项业务。为进一步精简业务联审联办环节,推动资源规划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用地、规划、登记等业务融合,榆林创新推行土地供应“五合一”、工程规划“二合一”、核验核实“二合一”等适用不同情形的联合审查、分别办理工作机制,通过不动产单元代码串联相应业务,实现数据互通、材料共用、结果互认,项目管理流程环节精简超过10个,平均压减办理周期90天以上,为实现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零材料办理土地首次登记奠定坚实基础。

榆林还首创“选房授权码”制度,以不动产单元代码打通交易办税、水电气暖过户等事项的数据交互、业务协同壁垒,让集成办、一次办、网上办成为常态,同时打破了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共享的法律障碍和技术瓶颈,让不动产单元代码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