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

来源 :榆林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4-12-16 10:46 打印

2024年,市委、市政府将全流程帮办代办精准锚定为榆林市营商环境六个新突破专项行动的关键一环。一年来,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紧紧围绕“以全流程帮办代办推进主动服务取得新突破”这一核心要旨,奋楫笃行,锐意图新。以创新之策为毫,饱蘸担当之墨,在审批服务的广袤画卷上精心勾勒,书写服务企业发展新诗篇,铺就优化营商环境新道路,踏响全市行政审批服务人坚定的奋进足音。

践行审批服务“新理念”

领略审批“速度”与“温情”

在榆林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场旨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刻变革正蓬勃展开。从“企业主动寻求”到“服务主动上门”,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以“帮代办、上门办”为核心理念,正引领着政务服务的新风尚,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今年投产,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目前对需要哪些手续和材料、在哪个部门办、怎么走流程都不清楚。‘上门服务’可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巴拉素煤矿项目负责人刘文礼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2024年3月5日,榆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帮办代办服务队主动出击,与陕西延长石油巴拉素煤业有限公司紧密对接,将服务送至企业门口,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指导。

同样感受到这股服务暖流的,还有大唐西王寨电厂项目负责人常军。“以前遇到问题,要跑很多部门沟通协调,现在则是政府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企业提出的问题有回应、有结果,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4月12日,在府谷县皇甫川工业园区的大唐陕西府谷煤电有限公司驻地,一座可移动的“营商环境会客厅”内,府谷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与该企业正就电厂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进行深入会商,共谋发展良策。

而在米脂县,一场别开生面的“政务服务集市”活动更是将政务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4月18日,米脂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服务窗口“搬”进了热闹的集市,养殖户白云喜短短一袋烟的工夫便拿到了营业执照,喜悦之情难以言表。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更让政务服务变得触手可及,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这些温馨的画面,只是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主动服务、高效便民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全市重点项目投资额度达50亿元以上的35个项目进行包联分工,指定专人专责,主动上门与项目建设单位紧密对接,深入了解项目进度和存在的堵点难点,及时解决重大建设项目问题诉求,切实提升了项目单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已设立17个帮代办机构,组建了一支由27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服务铁军”。他们以全流程帮办代办为突破口,深入企业、社区一线,共开展上门服务94次,以“帮代办、上门办”的贴心服务,真正打通了审批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内也成功帮办代办23055次,业务涵盖商事登记、刻章填表、预包装备案、食品经营许可、特种设备、小餐饮许可、失业保险、车管所业务、卫生许可证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帮办代办的全方位覆盖。

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彰显了政府主动服务、高效便民的理念,更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构建审批服务“新体系”

畅享审批“高效”与“便利”

从“传统刻板审批”到“智慧高效服务”,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以“高效、便利”为核心指引,着力构建审批服务新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在定边,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构建起全要素、全周期、全方位“三全”服务体系,全面推广应用施工许可阶段打包办理、分段办理,实现重大项目审批时限大“瘦身”、审批时序更加高效紧凑。建设单位前期材料准备时间从6至7天大幅压缩为2至3天,施工许可阶段审批时限由优化前的40个工作日压缩为16个工作日,有效缩短了111个项目的全流程审批时限,助推重点建设项目加快落地。

在神木,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推出工程项目“码上办”服务模式,以该模式为切入点,推进从“码上办”到“马上就办”的转变和落地,进一步实现审批流程智能化、审批过程便捷化、审批速度高效化。在纵深推进“码上办”的基础上,神木着力提升相配套的指导服务,推出辅导办、全代办等优质服务。通过落实重点建设项目“全代办”服务机制,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一专员”服务模式,真正为项目提供“管家式”辅导和“一站式”审批,极大地缩短了审批周期,为企业抢出了宝贵的建设时间。“码上办”推广以来,企业和群众的跑腿次数明显减少,群众办事从“东奔西跑”变为“指尖一点”,便利度大幅度提升,审批事项办理的准确率提升至97%,群众满意度提升了20%。

构建审前辅导“新生态”明晰审批“路径”与“要点”

“早一点开工,就能早一点实现资金回笼,减轻企业投资压力。”府谷学府佳苑住宅项目负责人白某说,得益于“基坑先行”这一便利政策,项目已快速完成分阶段施工许可证办理。据悉,府谷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了解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后,协同职能部门,科学筹划申报。办理科室安排专人主动对接服务,开展审前指导,从拿地、立项、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基坑部分”与“主体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方面为企业量身制定工程进度流程图,预判解决审批难点、堵点问题。这一创新性举措不仅提高了审批效率,还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难点、堵点问题,获得企业高度评价。

“我们红十字会平时不常接触项目建设,对项目审批流程知之甚少。多亏了你们的审前辅导,让我心里有了底,真是帮我们摘掉了愁帽子。”榆林市红十字备灾救灾储备库项目负责人高晨翔在接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企业服务中心的审前辅导后,满脸轻松地说道。这番肺腑之言,不仅是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高效服务的由衷赞誉,也标志着该局在构建审前辅导“新生态”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自2023年以来,全市行政审批系统积极响应企业诉求,秉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勇于创新,构建起常态化的审前辅导机制,通过提供咨询、辅导、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全面赋能企业,提升其审前业务能力。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定期举办的全市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培训班,已成为项目建设领域的“智慧源泉”。培训班针对项目核准备案、节能审查、环评、用林用草、用地等关键环节,深入剖析办理流程、审查要点及政策堵点,帮助项目建设单位提升手续办理效率,消除前期工作中的疑点、堵点、难点和盲点。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项目推进的速度,更为全市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还精细编制了《项目建设服务指南》,该指南犹如一部详尽的“审批宝典”,详细制定13大类涉审事项服务指南、20个项目审批流程图,引导项目建设单位熟悉审批流程,提前准备完善审批要件,确保项目在审批阶段能够顺利通关。

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审批部门已签订代办协议233份,开展咨询活动305次,举办座谈会与见面会84次、培训活动34次。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的生动实践,也是其构建审前辅导“新生态”的坚实步伐。未来,随着审前辅导“新生态”的不断完善,相信将有更多的项目建设单位从中受益。

打造要素保障“升级站”汇聚资源“活力”与“动力”

为破解项目前期手续繁琐的难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项目前期涉及的核准备案、选址选线、用地预审、工建系统、中介评价管理等业务集中整合至企业服务中心,加强要素保障业务集成,构建起“一站式”服务体系。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显著提升项目前期综合服务能力,为项目建设单位开辟了更加顺畅、便捷的办事通道。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企业服务中心设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专窗,指定专人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和服务。专窗与住房城建科及系统后台技术人员保持紧密协作,确保企业在填报信息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难题都能得到迅速响应和有效解决。自专窗设立以来,已为近百家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为56个建设项目提供了帮办代办服务,赢得了企业的广泛好评和信赖。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携手市资源规划局,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项目单位提供前期选址选线的“一张图”分析报告。今年以来,陕西氢能、国能(子洲)新能源有限公司、榆林城投天然气管道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受益于这一服务,实现了项目选址的精准落地。同时,与市招商服务中心紧密对接,建立了高效的工作信息沟通机制,并设立了招商引资项目帮办代办专窗,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如为陕西马蹄沟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帮办服务,帮助企业及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为企业快速进入生产销售提供了支持。

在加强涉审中介机构管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已顺利完成58家中介机构的评价工作,并通过陕西省网上中介超市为103个项目成功选取了中介服务。这一举措不仅规范了中介市场秩序,更提升了中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了更加可靠、专业的中介支持。

搭建涉企诉求“连心桥”汇聚企业“心声”与“愿景”

“多亏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积极协调,为我们争取了半年的搬迁缓冲期,这下订单有了着落,我们也能安心生产了。”在榆林市七只羊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搬迁事宜座谈会上,公司副总经理杜总深情地表达着感激之情。这是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并与市资源规划局、市中院紧密沟通,成功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的一个实例。

今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政策咨询“主题日”活动、实地调研、走访座谈为抓手,构建起一套完善的问题诉求解决机制,让企业的声音能够直达政府,精准高效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政策咨询“主题日”活动是榆林市营商环境六个新突破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市发改、资规、林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开展了三期“政策咨询日”主题活动,围绕投资建设项目要素保障、税收政策解读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现场解答企业疑惑。其中,第三期活动吸引了23家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参与,共收集到28个具体问题,部分问题现场即得到解答,15个问题提交市政府协调解决,真正做到了“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

据统计,全市行政审批系统共计举办了40次政策咨询“主题日”活动,从工程建设项目的全流程政策咨询,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审批手续办理;从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宣讲,到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企业登记注册等商事登记政策的深入解读——每一次活动都是对企业需求的精准回应,每一次解读都是对政策红利的深度释放。

面对企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没有止步于表面的了解,而是深入企业一线,通过专题调研的方式,将企业的诉求和心声汇聚成一份份沉甸甸的调研成果。这些成果如同企业的“晴雨表”,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当企业职工子女在中心城区教育入学问题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时,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脚步走进了艾科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空气化工产品(榆林)有限公司、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企业员工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现状与诉求。同样,在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榆林德通集团、榆林市怀远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20家民营企业座谈,广泛征求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交通局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共同探索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径。

通过搭建涉企诉求“连心桥”,不仅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效能,还更加有效地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的快速发展铺设了坚实基石。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这片孕育无限希望的热土上,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政企携手的画卷更加绚丽多彩。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服务、创新模式,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服务方式和方法,让每一份努力都成为推动榆林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共同绘就榆林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