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市市场监管局:念好监管服务“四字经” 打好营商环境“组合拳”

来源 :榆林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03-14 09:00 打印

去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紧紧抓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努力念好“优、严、柔、激”四字经,为群众解忧、为企业松绑、为发展护航,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切实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助推经济“硬发展”。

突出“优”字,提升登记注册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登记规范化水平和全市登记注册队伍业务能力,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登记注册业务培训,围绕登记注册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解读,采取“主动+互动+联动”方式,对登记注册工作重点、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同时,结合实际,现场互动解答各登记服务窗口提出的困难问题,并对一些复杂问题和堵点难点进行共同探讨,为进一步做好登记注册工作打下理论指导基础、提供实操参考。

突出“严”字,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减轻企业负担和加强市场监管并重,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作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牵头部门主体责任,提升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占比。印发《关于将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纳入全市营商环境专项考核的通知》,落实季度调度、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工作措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有序推进。截至去年底,市市场监管局各级部门制定本部门随机抽查检查任务611个,抽取经营主体9972户;制定部门联合抽查检查任务316个,抽取经营主体2279户,着力构建“双随机监管+服务”新模式。

突出“柔”字,推行柔性执法提升服务水平。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以“优环境、稳经济、促发展”为原则,转变执法理念和方式,通过“柔性执法”“暖心监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公平的法治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推行服务型执法,探索“首违轻微不罚”“无心之过免罚”等措施,以行政指导、告诫约谈、跟踪执法等梯次监管工具代替以往强制性行政处罚,切实减轻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负担。建立“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工作机制,把握执法尺度,强化精准执法,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容,让每一个案件“罚单”都合法、合理、合情。

突出“激”字,精准帮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市场监管局面对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优化服务、精准帮扶。对部分重点企业进行对口“巡诊”帮扶,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增强企业质量竞争优势,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深入企业开展走访活动,面对面、一对一地了解情况,并为其提供定制化服务,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服务的“加法”,激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乘法”效应。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发挥监管职能优势,通过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强化服务经济发展,不断深化“三个年”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为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营造更宽松透明的市场环境,助力榆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记者手记

打通市场监管“最后一公里”

市场监管部门是市场公平竞争的维护者、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者、安全底线的守护者,与市场主体的活力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新时代,如何打通市场监管服务“最后一公里”,市市场监管局将服务与监管有机结合,用“优、严、柔、激”四字改革破题,为市场主体注入了强劲动力。

“四字经”不仅是市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更是一种服务理念的升华。该局通过“优”字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登记注册工作流程,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准入服务;“严”字彰显监管的力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推行,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维护了市场秩序,特别是部门联合抽查检查占比的提升,避免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让企业能够更专注于经营发展;“柔”字则展现了执法的温度,柔性执法的推行让执法不再是冷冰冰的处罚;“激”字体现了精准服务的力度,通过“巡诊”帮扶和定制化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市市场监管局以“四字经”为抓手,既守住了市场秩序的底线,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未来,期待更多这样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助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