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指出,信用监管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金钥匙”,加快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惩,使其付出沉重代价。现在有些地方存在不守信用承诺、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这对政府公信力和营商环境是极大的伤害,必须坚决加以纠正。
李克强指出,尽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这是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的一个“试金石”。政府各部门要认真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最烦最难的领域和环节,看看哪些事项需要反复跑,哪些窗口排队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加大清理减并力度。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五年内全面实现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打造“不打烊”的“数字政府”。
推进政府职能深刻转变,要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放活微观主体,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李克强强调,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五年内要实现这些目标:企业开办时间从目前平均20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以内;商标注册审查时间从目前8个月压缩到4个月以内,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三分之一,其中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减一半;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时间压减一半;进出口通关时间再压减一半;不动产登记时间和电力用户办电时间均压缩三分之二以上。
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支持地方和基层大胆探索。各地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锐意探索创新,创造更多管用可行的“一招鲜”。要主动对标先进,相互学习借鉴,形成竞相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改革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难免会有失误错误,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免责界限,为改革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
李克强指出,国务院大督查要把“放管服”改革各项举措落实情况作为重点。坚持奖惩并举,对成效明显的要加大表扬和政策激励力度,对不作为的要抓住典型严肃问责。“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如何,要看各地营商环境改善了多少、群众办事方便了多少、发展环境是否优化,最终要由企业和群众说了算。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李克强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
优化发展环境 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6月2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胡春华、刘鹤,国务委员魏凤和、王勇、王毅、肖捷、赵克志出席会议。
李克强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极大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对促进创业创新、稳增长保就业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让企业和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成为促进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李克强指出,未来五年,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盼,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尊重经济规律,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创新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
李克强说,要以更实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五年内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和进出口通关时间均压减一半,实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减税降费,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带动有效投资增加。二是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对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涉及安全质量方面的要严格按规定监管。对刁难企业和群众、不作为乱作为的坚决问责。三是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五年内不动产登记时间和电力用户办电时间均压缩三分之二以上。着力搭建平台、精准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生态。发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提供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打造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三年内实现国务院部门数据共享、满足地方普遍性政务需求,五年内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李克强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强改革协同、落实和督查问责,支持地方大胆探索,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取得更多利国利民新业绩。
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和浙江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