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 警惕落入“情感陷阱”
来源 :陕西法制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9-05-08
打印
军人因其职业特殊,备受社会各界尊重和信任。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特点,冒充军人身份牟取利益。5月6日上午,西安长安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冒充军人招摇撞骗案件。
两年前,2017年2月,陈某某在“全民k歌”网络直播平台结识了网名为“砺剑”的袁某某。袁某某谎称自己是西安二炮学院一名现役军人,并且向陈某某发送了自己身着军装的照片,陈某某信以为真,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2017年4月,陈某某前往西安与袁某某会面,期间袁某某一直穿着假军装出入,继续欺骗着陈某某。4月22日,袁某某谎称自己在部队将要提干需要“打点”,又因包揽工程暂时资金短缺为由,向陈某某借款,并承诺一个月之内归还。面对恋人的困难,陈某某毫不怀疑,先后向袁某某转去30700元。袁某某拿着骗来的钱肆意挥霍,面对到期催要欠款的陈某某,袁某某只能以各种理由推脱。2017年5月24日,陈某某再次来到西安,终于得知袁某某的军人身份是假的,自己掉入了袁某某精心编织的陷阱里。陈某某随即向袁某某索要欠款并向公安机关报案。2018年12月18日,袁某某因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被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判处一年又二个月。
这起案件审理过程中,公安机关再次接到报案,受害者称有人冒充军人欺骗自己感情与钱财。办案人员惊讶的发现,受害者口中那个冒充军人的骗子正是袁某某。同一套假证件,如出一辙的欺骗手段,这居然不是袁某某第一次作案了。
原来,2015年底,袁某某以“砺剑”的网名通过网络QQ平台在某“军迷群”结识了网名为“菲菲”的金某。袁某某虚构自己是现役军人的事实,向金某发送了自己身着军装的照片。2016年9月份,袁某某与金某相约见面。见面那天,袁某某身着军装,并邀其父母同来,金某对袁某某非常信任。之后两人谈起了恋爱,袁某某又从网上定做了假军官证和假的军人保障卡,进一步骗取了金某的信任。此后,袁某某开始虚构其母亲生病、去世、父亲患脑溢血、自己在部队研发工作中中毒等理由,多次向金某借钱。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间,先后骗得金某钱款48750元。之后金某资金困难,多次向袁某某追讨欠款。2018年7月23日,意识到自己被骗的金某向公安机关报案。2019年5月6日上午,长安区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
法官提醒:近年来,假冒军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屡有发生,且有发展趋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民群众对军队的信任和人民军队享有的崇高声誉,冒充军队单位和现役军人招摇撞骗,攫取非法利益,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他们有的打着部队旗号摆摊设点、行医售药、兜售伪劣商品;有的假冒、盗用军办企业的名义,进行经济诈骗活动。这些不法活动,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侵害了群众的利益,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和国家经济秩序,而且严重损害军队声誉和军人形象,干扰了军队的正常工作,影响了军政、军民关系。
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防范意识,网络交友尤其要谨慎,若对方自称是军人或公职人员并牵涉到利益关系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核实其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