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风险提示】疫情防控期间,谨防各类非法集资陷阱

来源 :澎湃新闻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03-03 打印

 疫情当前,网上虚假销售口罩、推销假药等疫情类案件频发,不少不法分子借助疫情采取“旧瓶装新酒”开展非法集资活动,南海区防范处置金融风险和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醒广大人民群提高警惕,谨防诈骗,切实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谨防利用疫情说事

 一、谨防为疫区捐款骗局。疫情发生以来,不法分子通过微信、QQ、社交网站等多种方式,以红十字会或医院等名义伪装公益捐款,利用群众同情心骗取善款。

 二、谨防为感染亲属众筹“医药费”骗局。不法分子以孩子或亲属突然高烧、已被隔离医治为由,向社会公众发起众筹“医药费”“住院费”等,骗取受害人钱财。

 三、谨防售卖强身健体“秘方”骗局。不法分子谎称有提高免疫力的特效药,对预防新冠肺炎有非常好的功效,通过发布钓鱼链接、使用违规手机APP等方式,诱导用户购买,实施集资诈骗。

 四、谨防线上教育投资骗局。不法分子假冒学校教师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开学和组织开展线上教学为由发布诈骗信息,要求学生家长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各项费用。

 五、谨防“区块链+慈善”骗局。当下“区块链”概念较热,不法分子谎称开发出区块链慈善平台,组织线上募捐等活动,实施非法集资犯罪。

 “天上掉馅饼,地下必有陷阱”

 勿信居家能赚钱

 谨防投资理财骗局:针对公众居家防疫,通过手机等获取信息的特点,不法分子趁机大肆宣传P2P网络借贷、网上商城投资,炒作虚拟货币、基金、期货等虚假金融产品,声称“宅在家里也能理财”,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设置高息诱惑骗局。

 谨防“返利”骗局: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紧缺,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对新冠肺炎的恐慌心理,谎称可以代购代销“口罩”“消毒液”“特效药”等物资,并向购买者承诺可以“积分返利”,甚至“加盟获利”,骗取钱财。

 发现线索积极举报

 上述骗局,都是不法分子利用疫情防控时期公众心理精心设计的,大家在努力抗疫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擦亮“火眼金睛”,认清非法金融活动,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