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优秀文化进课堂丨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汉画馆走进高新小学

来源 :信用中心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3-28 打印

从碧水青山到古街深巷,从覆着尘土的器皿到精妙绝伦的技艺,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在此沉淀,薪火相传的思想精神在此激荡……冯骥才曾说“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一部“史诗”。榆林文化旅游

图片1.jpg 

如果说汉画像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是华夏的一个图像史诗,那么汉服的存在就是传统文化的延续。3月23日,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汉画像石博物馆走进高新小学,着汉服、行汉礼,为学生们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汉服汉礼体验课。

图片2.jpg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中国素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之美称。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族服饰已具基本形制。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也将中国的礼仪、宗教、文化观念积淀于其中,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载体。。

图片3.jpg

汉代先进的纺织技术让汉代人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高冠博带、深衣襜褕、蹑履佩剑,这些形象也在画像石上随处可见。课堂伊始,主讲人身着汉服,生动的形象瞬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充分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片4.jpg

汉服的外形展现着中国的古典之美,更是有着“衣冠上国”“锦绣中华”之美誉,其在各个朝代都有其不同风格,或素雅、或雍容,传承了30多项中国工艺美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一个时代的风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骄傲。

课堂上,汉画像石博物馆工作人员身着汉服,详细地给同学们介绍了汉代服饰、汉代礼仪及汉文化传统,孩子们体验了汉服的穿戴,领略了交领右衽、隐扣系带、宽袍广袖、潇洒飘逸的汉代服饰文化,学习了立容、坐容、行礼等汉代礼仪文化,充分感受到了汉文化的魅力。 

“礼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高新小学,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动作优雅地“投壶”,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特色的服装搭配传统的刺绣工艺,看上去素雅恬静,既传承了汉服的经典,又富有文艺的清新。

书本有形,知识无形。课堂上,一场投壶游戏,让同学们在兴奋与好奇中参与,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专注力,更让他们在投壶的过程中,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礼让与虔敬,懂得以君子之风相处。

华夏千年,有服装之美,有礼仪之盛,人文变迁的时代记忆被一针一线地绣进了服饰里。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以其悠久历史的沉淀在华夏文明中熠熠生辉,在千年文化长廊中叩响了长章。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观我汉画像石,学我汉家文化……千年传载,古色古香。穿汉服,行汉礼,当两者相辅相成时,才真正展现出汉文化独特深厚的韵味。本次活动,让学生们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领略了汉服的别样魅力,更弘扬了优秀的华夏礼仪文化。

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四千年的如画山水,用上千年的青石板,铸成了汉文化历史中最牢固的记忆;高新小学,文脉延续,历史造就文化的薪火相传……一场课堂,追溯汉水的蹁跹身影,转动历史的厚重年轮,探寻汉文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