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信用 以“承诺”代替“证明”
市税务局
一、案例特色和亮点:
榆林市税务局紧扣“办好惠民事 服务现代化”主题,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积极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持续推进“减证便民”,深入实施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从办事靠证明到办事凭信用,“一纸承诺”即可享受办事便利,破解了办事难、证明繁、多头跑等问题,给纳税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事件经过:
国家税务总局分别于2021年7月1日和2023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企业申报抵免境外所得税收提供分支机构审计报告,申报享受减征契税政策提供有关家庭成员信息证明、家庭住房情况书面查询结果、办学许可证,申报享受税收饶让抵免提供在境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证明或有关审计报告,办理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手续提供股权变更事项证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车辆证明,公共汽电车辆认定表,专用车证,家庭成员信息证明,家庭唯一生活用房证明,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身份证明、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合伙身份证明等12项税务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大幅减少了证明材料报送。
魏先生在绥德县购置了一套商品房,取得房地产公司所开具的增量房增值税普通发票后,便前来税务局办理契税缴纳业务,依据政策规定,享受首套房的契税优惠政策,就必须获得户口所在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具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本地无房证明,在办理中,因魏先生及其父母户口均不在本省,开具本地无房证明需返回户口所在地,对于长期居住于榆林的魏先生来说,正值疫情防控严管时期,跨省前往户口所在地开具无房证明并不现实。根据魏先生的实际情况,国家税务总局绥德县税务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魏先生讲解了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度,在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及虚假承诺风险后,魏先生当即签署了《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随后工作人员审核了魏先生提交的相关资料及签署的承诺书情况,让其享受了以个人购买90㎡以上家庭首套住房减半征收了契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一纸承诺少跑路,重诺守信值千金啊,真是太方便了!非常期待税务部门能推出更多这样的‘小变革’”,魏先生感慨地说道。
三、主要问题:
一是纸质承诺管理困难。纸质承诺书管理存在模板管理难、同步更新难、印发成本高、回收率有限等问题。此外,纸质承诺书数据归集需要额外的录入存储工作,形成结构化数据成本高、费时长。
二是履约践诺监管困难。传统承诺数据归集困难、存放分散导致闭环监管困难、应用覆盖有限。承诺数据的查询、统计、核查不便,特别是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承诺数据难以通过标准化接口等方式与其他信用应用对接。
四、方法措施:
一是加强事中事后核查。针对税务证明事项特点等分类确定事中事后核查办法,将承诺人的信用和风险状况作为确定核查办法的重要因素,明确核查时间、标准、方式以及是否免予核查。对免予核查的事项,要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互联网+监管”、智慧监管等方式实施日常监管。对在核查或者日常监管中发现承诺不实的,依法终止办理、责令限期整改、撤销行政决定或者予以行政处罚,并根据虚假承诺的认定处理文书确定为失信信息。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堵塞承诺监管漏洞,防范承诺“空头支票”。
二是加强信用监管。认定告知承诺失信行为必须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通过核查或者日常监管等方式发现虚假承诺的,根据虚假承诺认定处理文书确定为失信信息。相关信息将在税务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归集,并纳入纳税信用评价。运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实施差异化服务和管理措施。依托“信用榆林”网站公示承诺内容,强化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加强信用约束和社会监督。
三是强化税收风险防控。梳理工作环节风险点,采取措施切实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行政指导,强化告知和指导义务。建立承诺退出机制,在税务事项办结前,申请人有合理理由的,可以撤回承诺申请,撤回后应当按原程序办理税务事项。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第三方利益或者核查难度较大的税务证明事项,向社会公开告知承诺书,接受社会监督。当事人拒绝公开的,应当提交办理税务事项所需证明。
五、工作成效:
实行税收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能大大减轻纳税人缴费人的证明负担,解决了部分涉税事项办理有关“痛点”“难点”问题,12项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面铺开,截至目前,全市办理告知承诺制业务521起,从已经享受过该项便捷事项的纳税人中可以明确看出,12项税务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推行,为纳税人直接降低了纳税成本,提升了办税速度节约了大量时间,简化了纳税步骤,切实维护了纳税人缴费人的利益,使得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六、社会影响:
在办理税务登记、行政确认、税收减免等依申请的税务事项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时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以税务机关清楚告知、纳税人诚信守诺为重点,不仅可以简化办税流程,减轻办税负担,让办税缴费更便捷,让纳税人缴费人更具获得感,而且可以将税务事项“事前审核”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更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缴费人的税法遵从度,也是税务系统深化“放管服”,优化提升税收营商环境,不断健全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