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诚信文化”温润莘莘学子
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近年来,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严格落实“诚信文化进校园”活动要求,通过营造诚信环境、锻造诚信教师、落实诚信教育等多项举措,积极培养诚实守信、笃行致远的优秀学生。
一、厚植“诚信校园”沃土,营造诚信教育环境
1.全面推进依法执教。认真开展好法治教育各项活动,普法教育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和考核“五落实”。扎实开展法治教育第一课、法治教育宣传周、法治教育进校园“十个一”《民法典》进校园等活动。全面推进民主治校和依法治校,陆续修订下发中小学常规教学管理办法、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及考核办法,编印教育改革大会、中小学学校管理标准及幼儿园管理标准三个文件集,要求各学校对照政策和标准修订学校各项制度,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2.从严规范办学行为。先后出台了学校常规管理、教学常规要求、德育常规要求、质量监测办法、办学行为规范等多个专项文件,整理汇编后印发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切实促进各学校各项工作规范高效开展。全面实施中考体育测试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制度,邀请第三方评委运用自动化测评仪器,全程开展体育测试项目,测试成绩自动入库,无法更改。建成了中小学实验教学和素质教育两大管理平台,监督学校实验开展和素质教育工作,促进了基础学科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城区学校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制度,招生程序更加规范科学,分班全程邀请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参与,实现“一键分班”,确保学生、师资均衡,操作公开透明。严厉打击民办学校虚假宣传、恶意竞争行为,联合多部门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营造诚信、健康的校外教育生态。
二、树立“诚信教师”榜样,提升诚信教育品质
1.全面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师德建设体系。先后出台《关于教师不良从教行为的处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加强制度引领,强化政策引导,持续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针对师德建设突出问题,严格实行师德师风建设包抓责任制,全面夯实学校管理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师德考核、师德承诺、自查整改等工作制度,严格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案双查制”,既追究教师个人责任,还追究学校管理责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第一标准,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五位一体”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营造广泛参与、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舆论监督氛围。例如榆林市第一中学启动教师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将师德师风、制度建设、志愿服务等纳入信用考核,落实信用承诺制度。
2.全面夯实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师德建设活动。紧紧围绕“强师德、提师能、铸师魂”工作目标,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创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一是不断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通过摘录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引领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学生成长引路人。二是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培训活动,邀请专家深入学校开展师德师风讲座200多场次,全区12648名教师通过交流互动、情景再现、经验分享等形式,丰富教书育人学识,增强以德化人意识,深化立德树人认识。市一中建立师生个人诚信档案,实行动态化的师生信用积分管理制度,设立“班级诚信榜”,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激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志愿活动。三是通过师德师风“强化月”活动,开展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深入查摆自身突出问题,积极纠正从教薄弱环节,及时消除师德问题隐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传报道教体系统先进典型18人,发挥榜样力量,汇聚正面能量,营造浓郁尊师重教氛围。
3.全面强化督导考核,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坚持问题导向,狠抓督导考核,全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实落地。一是全面畅通举报渠道。开通榆阳区中小学幼儿园规范办学行为举报平台和局长直通举报平台,积极拓宽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功能,动员广大师生和家长积极举报学校不良办学行为。平台开通以来,所有咨询、投诉问题均通过相关途径及时回应并妥善处置。二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面加强网络舆情、平台问政、信访投诉等问题处置工作,对于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各类问题,落实专人负责,积极对接处理,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核查一起,处置一起,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反映问题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三是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全面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性和常规性督导考核,严格按照省市区教师不良从教行为处理有关办法,对问政投诉不断、群众反响强烈的学校,坚决扣除常规考核相应分值;对出现严重师德失范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和个人,严格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并坚决问责相关负责人和师德失范当事人。
三、推进“诚信学生”建设,提高诚信教育实效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不断优化环境设施,精心打造人文景观,广泛借助图书角、宣传栏、走廊墙壁等载体,积极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全面推进校园景观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
例如:市一中将信用体系建设融入学生日常教学活动,通过开展诚信课堂、诚信考场评选,引导教师诚信教、教诚信,营造诚信文化氛围。
市四幼推进家长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家长监督办学作用,通过开展半日保育员体验活动,让家长亲身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从而更加配合老师的工作,让家长成为幼儿园的管理者,促使家园达成教育共识,共同践行信用体系建设,让诚信之花香溢满园。严格按照中小学课程标准,发挥课程教育主渠道作用,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发展学生思想认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市七中借助“诚信校园”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积极探索开发各种富有创意和富有激情的诚信教育活动,开展“诚信主题班会课”,学生通过讲诚信故事、观诚信专题片、做诚信演讲、发倡议书、签名表决心等形式,让诚信的种子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植入学生心中。在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扎实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三节一会”、我们的节日、仪式教育、道德大讲堂、主题团队日等形式,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诚实守信优良品质。
市十六小借助诚信周活动,通过LED电子液晶屏滚动播放诚信标语,传播诚信文化;借助“红领巾”校园广播阵地,同学们声情并茂地讲述古往今来一个个感人的诚信故事,发掘一个个典型人物身上闪光的诚信品质,抒发自己的少年志向,决心用实际行动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小学生。
认真开展中小学校园“十佳之星”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强化正面引导, 针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诚信意识淡薄等特点,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开展诚信进校园“七个一”活动,每学期要求所有学生制作一期诚信教育手抄报、阅读一本诚信教育书籍、学校开展一次诚信教育启动仪式、组织一次“诚信宣传我先行”活动、举行一次“诚信”主题演讲比赛、组织一次师生诚信征文大赛、评选一批诚信小明星。今年以来,累计评选出区级校园“十佳之星”350名,150名同学被授予榆林市校园“十佳之星”称号,切实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进一步营造了“人人讲诚信、事事讲信用”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