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榆林市2023年度信用建设优秀案例之十三:深化农产品领域诚信体系建设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源 :定边县农业农村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10-10 打印

深化农产品领域诚信体系建设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定边县农业农村局

 

  定边县作为全省农业大县,农业产值达到65.28亿元,荞麦、马铃薯、辣椒等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近年来,定边县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深化农产品领域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主要做法

  (一)摸清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底数。在20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对辖区内所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备案并建立监管名录。建成了以县级监督抽检,乡镇(街道)巡检、基地(企业)自检相结合的县、乡(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村、基地(企业)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地(企业)有人做,村有人看,镇有人管,县有人查,形成完整、精细、清晰的管理网络。

  (二)建立农产品经营主体监管机制。制定《定边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方案》和《定边县农业农村局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方案》,将全县208个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分级分类监管,其中A级63个,B级145个。对诚信守法的生产经营主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项目优先、政策倾斜、审批优先、先进模范等奖励激励措施,对失信主体实行重点监管,提高监管频次,从而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奖惩机制,实现精准监管、精准服务,提升企业的诚信守法的主体责任意识。 

  (三)加大农产品领域诚信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增强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定期开展针对种养殖户、经营户的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全年培训监管员和企业相关人员218人次。组织执法人员,在广场、超市、农村集贸市场等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通过张贴告知书、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咨询台、向群众发放明白纸等形式,现场为群众讲解非法添加的危害性,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与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签订131份信用承诺书,进一步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品牌意识,并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设立有奖举报制度,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

  (四)部门联动强化追溯执法。加强农业、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部门会商、检打联动机制,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部门共享,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2022年全县开展农药残留定性检测农产品2700个样次,农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农药残留定量检测691批次,监测合格率在98%以上。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抽取检查对象8家,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传监管平台。加强日常执法抽检工作,共抽检19个批次样品进行送检,全部合格。

  二、取得实效

  通过开展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分级分类监管,同时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品种和大案要案进行查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普查与双随机相结合,举报与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的精准监管、精准服务,全面提升了我县涉农企业的诚信意识。目前,我县定边县沃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定边县沙源乐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绿色食品企业通过认证,定边苦荞、马铃薯、辣椒、胡萝卜等12个农产品通过“两品一标”认证,成功注册了“定农有品”这一区域公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