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子洲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

来源 :子洲县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1-17 15:35 打印

为深入推进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我县大力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扬优补短强实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诚信意识水平,现将一些主要做法和典型案例梳理总结如下。

一、推行审批服务信用承诺制

自县委、县政府确定2021年为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以来,我县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强权力下放移交后的指导服务及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切实提升我单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审批服务领域推行全县行政单位服务“承诺制”,即“公开承诺打造重信守诺审批服务环境”。全县27个具有审批服务职能单位的“一把手”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将承诺内容向社会公布,并在半年和全年考核中“对标对表”承诺内容考评,坚决做到项目审批、申报等办事程序规范,公开透明。同时,县纪委监委在政务服务大厅成立政务监察投诉中心,对各窗口单位事项办理承诺和一次性告知情况进行监督,要求做到一次告知、限时办结,事项办理不推诿扯皮,不拖延时间,不简单应付,能按时办结,做到企业群众满意才是真正的事项办结。坚决不准出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做到了用政府诚信推进社会的进步,全县政务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政务服务网办事项占比达90%,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办结率达99.2%,一站式办结事项达92.5%,企业群众满意度达99.3%。

二、推行事中事后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我县开展了相关领域利用信用信息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级分类,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措施。2020年,县信用办就印发了《关于重点行业领域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评价工作的通知》(子信用办发〔2020〕13号),涉及民生、城市管理、交通、环保、医疗、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重点行业领域,将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开展分级分类管理,并将行业领域综合监督结果纳入社会信用记录,进行统一归集、公示。目前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旅局等14个单位制定了本单位行业领域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类分级监管,并有针对性的对其实行差异化管理措施,不断强化信用等级在金融、审批服务、行政执法等方面的应用。县税务局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子洲县支行提供2021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A级、B级、M级纳税人名单,发放贷款3400万元。县劳动监察大队经过综合研判,将3家企业纳入A级诚信企业,2家企业列入B级诚信企业,县环保局将8家企业列入C级诚信企业,文旅局对子洲县网卡娱乐公司进行行政处罚,县市场局将27个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县农业农村局对4家A级进行表彰奖励,县发改局对失信纳税人、列入异常经营名录、行政处罚企业等在经营、投融资、工程招标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对受到表彰奖励的A级信用企业将“一路亮绿灯”。全县初步实现了分级分类监管应用常态化。

三、强化“红黑榜”信用监管机制应用

全面推行“红黑榜”制度,出台了《子洲县优化营商“红黑榜”制度》,按季度对各单位企业营商环境进行评价通报,排名前5名进入营商环境“红榜”,排后3名的进入营商环境“黑帮”以县政府名义进行通报,接受社会监督。对于排入红榜的行政单位将在评优树模中优先考虑,企业将在执法检查、惠企政策兑现、品牌创建、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对于后3名的行政单位或企业将在各类评优、政府招商引资、招标投标、行政审批等方面进行一定的限制。

四、构建重信守诺的法治环境

我县聚焦打造政法系统“枫桥式”新样板,县检察院出台了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严厉打击妨害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相关犯罪,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县法院以“小法庭、大平安”为抓手,深入开展审执“双进”专项工作,共受理各类案件3028件,审执结2584件,结案率85.34%。其中在执行工作方面,依法对涉及的企业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坚决杜绝超标的查封,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的正常运转,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截止10月底,共受理执行案件1089件,其中合同类案件808件,执行到位金额5641余万元。网络司法拍卖28起,标的物数量39件,成交量18件,成交金额2160万元,成交率81.82%,节省佣金105万元。对于履行合同中不守诚信的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1050人次,纳入失信人员名单195人次。加大劳动保障执法检查和仲裁案件处理,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反映的18起线索全部办结,检查用人单位42家,受理仲裁案件9件,法定时效内结案率达100%。县公安局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高利放贷、欺行霸市等干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黑恶势力犯罪行为,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全县公平透明的法制环境正在加快形成。

五、搭建投诉举报“直通车”

    为进一步优化全县营商环境,拓宽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努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特制定“亲清子洲”营商(信用)环境投诉举报直通车。由县纪委监委、县检察院、县营商办(信用办)、审批服务局(12345便民服务热线)共同组建营商环境投诉举报联动工作组,接受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服务窗口以及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营商环境工作有关事项的投诉举报。重点对不按承诺办事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吃拿卡要”的;违规干预、插手或破坏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在企业入股经商、借款或高息出借资金牟利,向企业索揽工程、摊派、强制企业捐赠捐献、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指定服务等进行强买强卖的;与“黑中介”相互勾结、权力寻租、非法谋利,“红顶中介”明脱暗不脱,强制提供服务、违规收费的等十二种严重破坏营商(信用)环境的典型案例接收社会的投诉举报处理。我们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各乡镇、单位、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等服务事项集中区公布投诉举报二维码和举报电话,县检察院开通了营商(信用)环境公益诉讼直通车,专项办理企业群众投诉举报事项。我们将对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严重、性质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将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依纪依规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