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县将2022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升级晋档”年,聚焦深化“子(只)一次·洲(周)服务”工作机制,塑造“子域兴诚·洲必达信”信用品牌,按照“只为办成想办法,不为不办找理由”服务理念,继续发力“放管服”改革,着力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为群众增利,全县各界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共同讲好营商环境“虎年”新故事。
统一的领导体制,全县一盘棋。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都将营环境和信用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下设20个专项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堵点、卡点、难点问题。构建了“1+2+N”工作体系,即: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这一个总目标;坚持把营商环境和信用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一体两翼”,同步推进,同向发力;全面推进建设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风清气正的法制环境、重信守诺的信用环境等N个板块,用不断优化的营商“软”环境提升子洲发展的“硬”环境。
让企业家站“C”位,全县一张图。今年发出了“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企业老总,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客人”的动员令,持续擦亮“子(只)一次、洲(周)服务”营商品牌,聚焦企业关切,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十项硬举措。一是加强政务大厅“办不成事”窗口管理,让前来办事的人在遇到行政审批“疑难杂症”时,有“门”可进、难事能办。二是实行代办专班“全代办”机制,1个服务对象由1个工作人员专职帮办代办,全程跟进,为企业及群众提供“一对一、全方位、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三是推行“一把手”坐窗受理,政府分管领导每月一次,县级部门领导每半个月一次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坐班,换位体验找难点、解痛点。四是建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与检察院公益诉讼直通车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五是实行政府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制度,一线了解和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六是实行营商环境“红黑榜”制度,按季度公布营商环境建设“红黑榜”榜单。七是实行部门“一把手”和重要岗位办事人员承诺制度,全面构建诚信政府。八是实行企业回访制度,企业业务办理后,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回访,强化事后服务,提升满意度。九是聘请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发挥监督和参谋作用。十是强化领导包抓和干部联系制度,包抓企业县级领导、审批服务代办专员,深入包联企业和项目单位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
当好政务店小二,全县一口腔。树立“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理念,建立政务服务扫码“一点通”,开展《我来教你办》系列专栏,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审批事项办事流程,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效能。加大“数字政府”建设,提升“证照电子化”和“网端、自助端、手机端”三端融合水平,拓展应用场景,实现“网上办、不见面、零距离”。推进“只跑一次”“一网通办”“一口受理”“一窗办结”“一次告知”“一个专班”等只一次工作机制,并同步开展“容缺受理”“绿色通道”“代办服务”“上门服务”“承诺审批”等周到服务,打造“办事不求人,找谁一样办,谁办一样好”的政务服务机制。推动“坐等你来办”向“主动为你办”改革,各项目要素保障单位主动深入一线开展“一企一办”“一事一议”等帮办代办活动,为新开工建设项目、新招商项目的用地、规划、施工等提供要素保障,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创造条件。
严格的考核措施,全县一把尺。出台《子洲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按照“四个一”工作调度机制,即每月开展一次走访,梳理解决发现问题;每季开展一次问题解决调度考核;每半年通报一次问题整改完成情况,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每年进行一次约谈总结。同时强化督导检查,不仅督进度、督问题,还督查责任、查作风,形成查处一个,警示一片、教育全体效果,寻求最大的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推动子洲营商环境不断升级晋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