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法院:以案说法—民间借贷起纠纷 法官调解护情谊
来源 :清涧县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4-11 09:55
打印
近日,清涧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不仅化解了当事人的心结,也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朋友情谊,使原、被告双方深切地感受到了司法温暖和人文关怀。
原告贺某与被告惠某系朋友关系,自2018年起,被告惠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原告借款共计29万元,后原告贺某多次催要,被告均以各种理由推诿搪塞,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贺某便将惠某诉至清涧法院,要求被告承担还款责任。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双方系朋友关系,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法官耐心向双方释法析理,详细分析判决执行可能产生的风险和不利后果。在法官的调解开导下,被告表示愿意偿还,但因手头资金紧缺无法一次性还清。为妥善化解双方矛盾,法官明法析理辅以亲情劝解,劝说双方互让互谅,最终,原被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该案得以顺利解决。
这起民间借贷案件的成功调解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有效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法院的审判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民间借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法律关系之一,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助于我们保障自身的财产安全。生活中多数民间借贷行为仅依靠双方关系及信誉维持,存在借贷手续不完备、缺乏担保抵押等情况,极易引发纠纷。所以,出借资金需谨慎,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格式正确,内容完备的借条或借款合同对于减少纠纷、有效保障出借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2.查清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还款能力及个人信誉度,降低交易风险;
3.要求借款人提供明确的财产担保或保证人,并需要在相关部门办理登记,为实现债权增加救济途径;
4.如遇借款人下落不明等情况,应及时向法院起诉,同时申请对其财产进行保全,保证债权的实现。
同时提醒广大群众,切忌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这样做,就有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