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榆林靖边:幸福民生的“靖边温度”

来源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19-03-13 09:35 打印

b7c3082700d87e06b47c44f7ff777698.jpeg

 “把人民时刻装在心中,所有发展最终要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有看的见摸得着的幸福”县委书记刘维平时刻强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八大以来,靖边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投入财政的80%以上,集中力量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传递了“靖边温度”,让百姓感受到了“满格”的幸福。

社会保障网络织得更加牢密

全面小康,不能让一个人在迈向美好生活的路上掉队。近年来,靖边民生建设兜底线、补短板,解决最基本、最迫切的民生问题,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惠民政策的阳光。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靖边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15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86万人次,发放社会保障卡65181张,并为988名劳动者讨回拖欠工资1143万元,让百姓“饭碗”牢牢端在手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8种保险的参保人数均超额完成市县目标任务,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率100%,让幸福民生保障有力。

一个社会的温度,可以从“底线”的刻度上去感知。靖边建成统万路日间照料中心和6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共有养老服务床位1180张,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共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390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费103万元、临时救助资金573万元、医疗救助资金1101万元、城乡低保资金2778万元,低保、五保实现应保尽保,民政救助、老年人、残疾人等政策全面落实,用心传递“靖边温度”。

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彩

为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幸福感。靖边建成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一批文化服务设施。编排了秦腔古典历史剧3部,编创秦腔现代剧2部,出版《无定河》4期、《三边文学》6期。举办系列春节文化活动和“全民阅读、赠书进校园进企业”、迎新春“大美靖边”书画展、“军旅情、翰墨缘书”画展等文化活动。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知识、道德模范故事入心入脑,让群众得到“精神洗礼”。出台《加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举办“统万城建成1600周年暨古代朔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全民文化自信。

6a549d214b4448b82afa95e1abcc6ba5.jpeg

校园操场声朗朗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靖边本着“办好一所学校,成就一批人才”的理念,倾心抓好教育工作。办好学校的关键是有一支名师团队,靖边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学习培训,并与北京高校建立长期的教师交流培训学习计划,提高师资水平,同时每年投入300万元高考奖励资金,去年靖边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达84%。在职业教育上,投资1000多万元的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大楼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通过验收。已构建北大街、南大街、河东区、西新区4个教育集团和8个城乡中小学发展共同体,十五小二期工程、二中综合楼等10个中小学续建项目均已完工,二幼、四幼等4个维修改造项目已经完工。全面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惠及学生9.3万人。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脱贫攻坚在推进精准脱贫中的基础性、靖边在全县对建档立卡户子女15年教育实行“兜底”扶贫政策,彻底解决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上学经济负担,做到学生上学零成本,确保每一个贫困学生不因贫辍学,每一个家庭不因学返贫。

6fdacca4e619b0406cc668bdf9de096c.jpeg

百姓实现“病有所医”

“先看病后付钱,这事以前我想都不敢想。”曾在该院呼吸内科住过院的白俊秀患者高兴地说。“先诊疗后付费再也不用为到医院看病及时凑不够钱而发愁了,且在家门口看病,自己心里也觉得敞亮、舒坦。”

去年4月靖边县在全省率先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受到群众的高度赞誉,百姓医疗更有保障,实施以来共又17000多人享受了这一惠民政策。

“病有所医”是百姓福祉的又一要义。靖边深入推进“健康靖边”建设,全面改善就医条件,投资5.4亿的靖边县医院即将投用,中医院、妇保院也具备搬迁条件,完成25个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让“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具备现实条件,每年投入200万引进医务人才,与苏州医院建立对口帮扶,提高医疗水平县,去年县域内就诊率达到了90.43%,业务总收入约2.95亿元。深入开展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般人群签约率、重点人群签约率、贫困人口签约率分别达52%、71%、100%,并实现了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

贫困户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人群,也是民生领域的最短板。去年靖边投入948万元实施贫困户健康扶贫全覆盖,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医疗帮扶措施,开展“为贫困户送医送药送健康”工作,各乡镇卫生院按照每人不低于70元的标准,共投入资金118万元,为全县1691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免费体检,并签订了长期一对一的家庭医生服务协议,通过指定医生每月两次的上门服务,全程监测贫困户的健康,为他们提供暖心的诊疗意见。为了解决看病难问题,靖边县3家公立医院和25家基层卫生院都开辟了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就医的贫困户不用排队、不交押金、不用挂号,先诊疗后付费。并开设“扶贫病房”,实现了“一站式”即时结算。真金白银的投入,让广大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托起“稳稳的幸福”。

5fb9d5539bc6449bf6fdb4ee03792e52.jpeg

城市居民喜笑颜开

为了让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靖边建成政府综合文化广场,五台森林运动公园,城市运动公园,一大批公园建成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在县综合文化广场等18个重点公共场所实施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工程。149个行政村光网工程全部完工。城市地下“呼吸系统”更加畅通,完成龙升路、红柳路、统万路西段雨污水排水工程6公里。打通了民生路东段、统万路西段等三条期盼已久的“断头路”,实施了县城东西南3个高速路口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和长庆路街景绿化提升工程。新投放纯电动公交车10辆,出台爱心卡补贴政策,让居民出行更加便捷。长城路片区、芦河两岸等城市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一期棚户区货币化安置78户,改造城区沿街危旧房3.2万平方米25户。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第四期租赁型保障房初审通过4465户。

乡村田野飘来欢歌笑语

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做好民生工作的题中之义。靖边去年制定《靖边县2018-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共安排实施示范村建设项目210个,用于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垃圾污水处理、单户改厕、公厕建设和风貌改造等方面,实现“民富村美”,让乡村百姓尽快过上好日子。同时,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安排奖补资金806万元,重点在乡村振兴示范村集中开展了“两改造、三治理、四提升”工程,获评“全省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实施人饮项目35个,解决和改善1.92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开通乡村客运班线24条,实现100%行政村通客车。

……

收入分配一头连着人们的钱袋子、好日子,一头连着社会的发展大局与和谐稳定。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助推居民收入“水涨船高”。如今,全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570元和14060元,分别增长7.2%和9%。

“饭碗”多起来,“短板”补起来,“底线”托起来,暖暖的民生阳光照耀千家万户,一项项惠民工程记录着靖边增加民生福祉的坚实步伐,传递着靖边的“民生温度”,绘就了35万群众更加和谐美好的幸福篇章,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