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定边砖井镇“牛银行”贷出乡村好“钱”景

来源 :定边县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7-18 09:41 打印

近年来,砖井镇党委将“产业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抓手”,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让乡村大有可为、农民富裕富足。砖井镇党委依托资源禀赋、地域广阔等自然优势,创新工作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建立“三抓”模式,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让“牛银行”贷出乡村好“钱”景。

1.jpg

砖井镇党委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原则,构建了“龙头企业+村支部+村集体经济+银行+养殖户”的“牛银行”模式,即陕西三边牛业有限公司作为全镇“牛银行”总行,负责为各“支行”及农户提供牛和技术服务;15个行政村以村党支部领导的村集体经济为“支行”,大力发展牛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各村党支部承担“银监局”职责,确保“支行”运营健康、正常;群众通过“贷牛还牛”方式实现增收致富,农户在购买怀胎母牛时仅支付牛价的30%,待产后6个月农户以牛还贷,总行每公斤价格按照高于市价2元“收回贷款”。全镇通过党建引领,着重抓标准、抓人才、抓服务,让党建引领成为带动三边牛业公司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进一步助力“牛银行”发展壮大。

2.jpg

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砖井镇党委统筹协调,帮助村集体经济、三边牛业公司和农户建立“统一购买、统一配种、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销售”“五统一”的牛产业标准体系,保证“牛银行”体系内产出的成品肉牛和牛肉能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并通过把党建链融入产业链,提升全镇整体产业聚集度和产值总量。同时,下派镇党委副书记担任三边牛业公司支部党建指导员,派遣组织委员担任村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员,充分聚合产业链党建资源,指导推动“牛银行”体系内的党建工作,不断促进三边公司党支部与其他村党支部结成党建联盟,在阵地建设、组织活动、学习培训上形成党建共同体,推动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促,实现党建资源集约化利用,建立“结对式”党组织帮带模式。

凝聚发展源动力。为破解人才紧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砖井镇党委通过实施“三大工程”,构建党员、人才、创新同步发展的工作模式,不断培养产业链上急需的人才梯队。实施“头牛领路工程”。推进党组织创建工作,选优配强公司党组织书记,注重在选拔、教育、监管、激励上下功夫,提出党组织“递进培养计划”,实施党组织书记红色津贴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头牛队伍”。实施“双向孵化工程”。通过“企地人才共育计划”,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实施村、企、党员和人才三级联动,建立书记、党员、人才“三级联系图”,促进协调三边牛业公司与县农业农村局协同创新促进会合作共赢,对村集体经济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及农户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务、科技金融、种养技术等培训,全面提升“牛银行”队伍能力素质。

解决发展后顾之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现状,砖井镇党委将增强村集体经济、企业及农户自身抵御风险能力作为助推“牛银行”发展的头等大事,通过“银行长”服务模式、“牛信贷”联动模式和“绿色保险”保障模式缓解融资难、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一是推行“银行长”服务模式。通过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党员先锋突击队等担任“银行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零距离”服务理念,实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要素保障等问题;以“牛牪犇腾”的党建品牌示范带动作用,助推公司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二是推行“牛信贷”联动模式。砖井镇党委通过多方努力,帮助“牛银行”体系成员与砖井农商行党支部建立联盟共赢模式,推出“牛信贷”服务,授权“总行”三边牛业公司对有养牛意愿的农户进行“评级授信”,给予星级客户优惠政策,并开展“广聚人才·金融赋能”活动,帮助个人破解资金使用难题。三是推行“绿色保险”保障模式。砖井镇党委多次与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协商,按照“保险成本低、赔付额度高”的原则,为村集体经济、陕西三边牛业公司和农户投保,注重在财产保障额度提升、赔付时效、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提高应对病灾害、突发事故等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

3.jpg

砖井“牛银行”发展模式,将传统的“养羊增富”模式变为“养牛致富”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林牧矛盾,实现了企业、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共赢。截至目前,砖井镇闫塘村、账房湾村和西仁沟村三个村集体经济均建设了养殖场,发展养殖户100多户,每户经济年增收30000元以上。下一步,砖井镇党委将进一步加快“牛银行”建设速度,计划在两年内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养牛产业全覆盖。未来,砖井镇力争用5年的时间,实现人均一头牛的发展目标,将砖井镇发展成为真正的“牛”镇,让牛产业成为有奔头产业,让肉牛养殖业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