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陕西榆林)官方网站!

信用中国(陕西榆林)

credit.yl.gov.cn

府谷:多措并举优营商激发潜力促发展

来源 :府谷县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4-12-12 15:43 打印

2023年,府谷县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创新打造了“营商环境会客厅”、“会诊室”,全面建成“县—镇—村”三级联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创新推出“局长谈营商”特色栏目等一系列成效明显、反响热烈的创新举措,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荣获“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称号。   

今年以来,府谷县强基筑本,凝心聚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去年优异成绩的基础上,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以“红蓝章”审批、常态化联审联批、大厅之外无审批、帮代办、数字政府建设、亲清政商构建、信用示范创建和场景创新、产业生态和良好人文环境塑造为抓手,在加快项目落地、部门协同联动,主动服务项目,政务服务水平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信用建设、县域品质提升八个方面取得新突破,着力破难点、补短板,切实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的“堵点”“痛点”问题,切实优化全县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本领。  

提纲挈领创新举措,强化宣传形成氛围。精心组织召开全县营商环境突破年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提纲挈领,及早谋划,研究制定《府谷县2024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创新推出“万民千企评营商”等一系列举措,不断细化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100条实施细则,切实推动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落实落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政务大厅、公交站牌、广场公园等人员密集地投放营商环境宣传标语,借助3·15、6·14宣传日开展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专题宣传活动,在中国发展网、陕西网、榆林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营商环境相关报道100余篇,“银税互动”“以厅会友”、工建项目审批“四个赋能”等7个案例在市营商环境突破年简报刊发,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日臻完善。  

帮办代办助推速度,深化细化提质服务。制定印发《府谷县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府谷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容缺办理+承诺制”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提升投资项目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事项网办率、全程网办率及“三减一优”指标水平,推行“清单化”许可模式。实行告知承诺制22项,取消审批5项、审批改备案7项、优化服务46项,公布中介服务事项53项。企业开办实行“1+5+X”服务一链通办模式,新开办企业“一站式”证照同发;公布帮办代办事项清单,建立重点项目行政审批档案,推行“一项目一档案”管理模式,一对一专人服务机制;15项“一件事一次办”基础清单涉及的75项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70项事项全部进驻大厅,陕西省政务服务网(府谷)一件事办事专区,已点亮个人7大项8小项事项,法人5大项7小项事项。完成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升级改造,积极推进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暖联动过户“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  

信息公开有序规范,护航计划贴心关怀。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全县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89.65%,办理证照分离改革事项业务1082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82户,其中企业312 户,个体工商户770户。制定方案,发布部门联合“双随机 一公开”抽查计划,制定18个部门联合抽查任务,计划抽取企业117户。建立网上“一站式”诉讼服务机制,网上立案83件(包含跨域立案),诉前化解纠纷560件,依法缓减免诉讼费32113元。印发关于《持续开展“护航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护航计划”项目包联护航警长责任表,8位包抓领导、20名责任领导包抓20个项目,在重点项目建立“护航警官工作室”驻点开展工作,当好项目建设的“守护员”。截至目前,通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上报“双公示”信息1564条,其中行政许可1160条,行政处罚404条。  

政策红利精准落实,措施得力反响强烈。着力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办税、远程云端协同解决”的税费服务模式,持续推进税务管家精准服务措施,积极构建税费辅导服务新模式,征纳互动平台共实现智能应答7325条,人工互动292户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企业获得信贷便利性得到有效提升。编制《府谷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政策汇编》,收集整理13家金融机构“小微易贷”“普惠种植贷”“金属镁产业贷”等中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召开全县金融工作会暨政银企座谈会。信易贷平台累计成功注册企业5710户,授信金额161711.37万元,撮合交易48笔。持续巩固强化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作用,截至目前,共受理涉及农民工案件53件,涉及受援人351人次。  

助企纾困主动作为,强化服务优化内容。出台《关于府谷县大力支持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府谷县激励商贸服务业稳定增长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广使用一站式民营企业服务和政策发布总平台—“陕企通”,完成注册14984户,注册率59.14%(全市第一),发布政策15条,办结企业诉求5条,办结率100%。按照行业对中小微企业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确认31户第一批数字化试点企业,13户数字化试点示范标杆企业。着力加强科技服务指导,持续选聘工业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服务团精准服务企业,已选聘4名工业科技专职特派员、17名工业科技兼职特派员。 组建1支3人农业科技服务团、选聘3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新进规上企业7户。全县第二季度集中开工涉及四大领域53个项目,总投资117.8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