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借贷恩怨一朝解,法官温情破冰释前嫌
发布人:佚名
来源 :横山法院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08-18 09:43
打印
近日,横山法院成功调解一起跨越十余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本案承办法官刘春燕以"刚柔并济"的司法智慧实现案结事了,赢得当事人连连称赞。该案从送达难题的破解到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初心与担当。
案件受理之初,法官便遇了“送达难”的挑战。首先进行电子送达,但二被告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线下送达人员依据原告提供的地址也未能找到被告,甚至连户籍地村委会也未能提供有效线索。面对僵局,承办法官深知,若采用公告送达,不仅会大幅延长诉讼周期、增加当事人诉累,更无助于实质性地解决这桩沉积多年的纠纷。经几番周折,最终在原告协助下,成功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等相关文书。
考虑到案件涉及十余年债务纠葛,且原被告系亲戚关系,承办法官认为单纯判决难以实现实质解纷。法官果断启动“就地调解”程序,采取“背对背沟通”了解各自真实想法和难处,再“面对面释法”引导双方理性对话。调解过程中,法官一方面清晰阐释《合同法》相关规定,讲明逾期还款的法律责任与后果,厘清双方权利义务;另一方面,则巧妙引导当事人回顾过往情谊,强调“十年恩怨一朝解”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法官设身处地为经济困难的被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分期还款计划,既缓解了被告的经济眼里,又最大程度保障了原告的债权实现。
经过多轮调解磋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协议,被告承诺分期偿还原告借款本金22000元,原告自愿放弃利息,若被告未按约定期限还款则由被告偿还原告全部借款本息。双方握手言和,对承办法官的办案模式赞不绝口。
这起“就地送达、就地调解、当日化解”的典型案例,为当事人极大降低了诉讼成本。双方当事人在达成协议后感慨:"没想到法院现在工作效率这么高,送达的同时就地化解了纠纷,不仅保障了债权的实现,还修复了我们多年的亲情!"这种"以调促和"的办案理念,正是横山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写照。